當時習酒公司的掌門人,劃時代的領導者陳星國廠長,和自己的老師曾前德(前掌門人)找到當時已經名滿江湖的馬熊,要求設計這款醬香酒的包裝。

馬熊老師與“老習酒”
據馬熊本人回憶,當時曾前德說,我們這款產品連名字都還沒有,“你讀的書多,要不年連名字一起取了吧!
曾前德這話也許是種客套,可是知識分子藝術家都有某種傻、某種可愛。馬熊當即毫不謙虛的創作:“習水、習水大曲,‘習酒’、‘習酒’如何,你看湄潭有湄窖,鴨溪有鴨溪窖,董公寺有董酒,你們有習水大曲,而且‘習’字諧音就是‘喜 ’!
曾前德或許是就坡下驢或許是真的被說服了,連聲應和“好好好!這名字好!
陳星國的思路則是建設性的、戰略性的,他表示“茅臺是代表國家面向全世界的,那么‘習酒’就要做代表貴州的那瓶!
三個人就這樣愉快的達成了一致——一款偉大的產品,就此誕生了,三個人陋室密議的時候,也許沒有想到習酒今天的輝煌,人生的快感,大部分是由成就感帶來的。
馬熊開始動手設計習酒的包裝。馬熊回憶,老習酒的“習酒”兩個字,是請當時年逾古稀的著名書法家陳恒安先生題寫的!拔易约阂材軐,但是感覺分量不夠,所以才請陳老來大筆一揮!瘪R熊說。

“老習酒的設計是我設計的唯一一款雷同茅臺酒茅型瓶的設計,當時陳星國說就是要做第二個茅臺,所以在設計上就把茅臺酒上的‘貴州茅臺酒’這條斜帶改為金色的貴州少數民族的苗繡、刺繡的花紋,以體現貴州的風土人情;
“漢字是中國文化歷程的縮影,所以‘習酒’二字選擇用中國傳統的毛筆字體現,整個標簽呈現紅底、黑字、金花帶的視覺效果!
標簽部分直徑又略小瓶子的上下部分的直徑,好比是嵌進去的,瓶身的底部用象形文字寫著“習水酒廠出品”六個字,以體現習水的土司文明;紅色是喜慶的,但生活不是一層不變的,所以外包裝選用大紅色自上而下的漸變色作為背景色。
老習酒的包裝,就此定型,行銷三十多年,在今年6月之前就沒有改變過
馬熊是上海人,1950年代“大三線”的時候隨工廠內遷貴陽,他的工藝美術造詣,“一半是天賦一般是勤奮”,在馬熊最當紅的1980—1990年代,當時的貴州省外經貿廳常務副廳長李大忠曾高屋建瓴如此動情的介紹他說:“馬熊的成長具有三個主要因素:一是個人努力奮斗的結果;二是黨組織和企業、政府領導關心支持培養鼓勵的結果;三是貴州豐富的酒鄉文化、多民族的文化底蘊、改革開放良好社會經濟環境!

雞賊的數了一下,馬熊有34本設計專利證書,這還只是保留下來的部分
馬熊是高級工藝美術師,曾任中美合資貴州省前景設計裝潢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獲得過貴州省勞動模范、人事部授予的“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次“亞洲之星”及聯合世界包裝組織頒發的“世界之星”9次包裝最高獎獲得者。貴州省包裝技術協會副秘書長、貴州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包裝技術協會理事、中國包協設計委員會常務委員。
茅臺酒出口版和年份酒,都是馬熊設計的,現年76歲的馬熊仍然在堅持工作,白發蕭蕭不減當年風采,即使是老頭也是一個很帥的老頭。
文:肖科 圖:杜青衣